从录音室到日常聆听:索尼 MDR-M1 如何成为创作者与发烧友的跨界首选?

《Midifan 月刊》电子杂志 2025 年 8 月号发布,点击在线阅读

前置倒相孔与 EBM 波导的协同魅力——PreSonus Eris Studio 5 有源监听音箱评测

福利众测征集中:Shure SM4 大振膜电容话筒等待您亲自上手

不从众的少数派:深度评测 Sunset Sound Tutti 话放,在经典与个性间选择声音本真


探索合成器跳线乐趣的理想拍档 Moog Grandmother

Gary符号君 发布于 昨天 ·

分享到微信

在Moog模拟合成器的世界里,有经典的Minimoog,有现代化的Muse,也有模块化、桌面化的Mother-32,多种多样的合成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那么这次我们来探索的是Moog Grandmother是一台半模块单复音模拟合成器。


我们知道,模块合成器,是要自己去挑选,购买不同的模块来搭建自己的个性化合成器,在组建合成器的过程中不断折腾,体验不同模块的细微差别,并且依托于模块合成器超高的灵活度,获得自己心目中的音色。

那如果又想体验模块合成器插拔跳线的乐趣,又不想一点一点攒模块,那么Moog Grandmother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我们来看看这独特的半模块合成器,标准版本的操作界面,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合成器的不同功能模块,比如浅蓝色的振荡器模块,绿色的滤波模块,都是Eurorack尺寸。

整体看起来,就像是Moog 帮你一块一块把模块已经搭配好固定在机架上并且配上了键盘的感觉。还有Dark版本,整个面板是全全黑的,看起来更酷。别看它旋钮不是很多,但是有41个跳线孔,这就意味着它有超大的可调性,能做出天马行空的音色。


这些跳线孔,就是模块合成器的标志。在模块合成器中,得用跳线把一个一个模块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合成音色链路以输出声音信号,这对于合成器新手有很大的上手难度,很有可能出不了声或者出来的声音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

对于合成器老手来说,这些跳线孔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奇特声音。Grandmother是半模块,这些模块的内部已经按照基础链路连接上了,所以不插任何跳线,简单调整旋钮就可以出声,简直新手友好向。想要更复杂的音色控制,就需要用到跳线,开始音色进阶之旅。


Grandmother设计复刻了Moog 1981年投入市场上的MG-1,调制轮和弯音轮回归到Minimoog那种灰白色,透露着复古的味道。32键琴键手感扎实稳重,回弹迅速,极适合弹奏Lead类和Funky Bass类音色。琴体侧面是塑料的而不是“高级的”实木侧边,但整体做工扎实,金属机身,整体重达7.9KG,直呼好家伙!感觉机身里面塞满了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不愧是模拟合成器。



下面我们来熟悉一下Grandmother的这些模块: 



OSCILLATOR


Grandmother有两个振荡器 (OSCILLATORS) ,每个振荡器各有4种波形可切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和窄脉冲波,唯独没有正弦波,Moog的振荡器特色了。

振荡器1、2也各有一个八度旋钮,只是振荡器2的八度比振荡器1高一个八度,方便做更大幅度的八度叠加。振荡器2比振荡器1多了一个+/-7频率调整旋钮,配合振荡器1做失谐调整。振荡器1有个大大的红色SYNC按钮,当按下变亮后,振荡器2的波形相位会硬同步到振荡器1,这种强制同步会使得振荡器2的波形变得更加复杂且波形的相位会强制对齐振荡器1。

原理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可以直接用耳朵来体会声音的变化,打开SYNC后,声音会变得尖锐,像金属声,有点像是镶边效果的感觉。每个振荡器上方有三个跳线孔,WAVE OUT是用于输出该振荡器音频信号,PITCH IN用于接收调制音高的调制源信号,PWM IN用于接收调制方波或窄脉冲波的脉冲宽度。PWM 常用于模仿弦乐合奏的声音以及肥厚的贝斯音色。LIN FM IN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或者高频率控制信号,将线性频率调制 (FM) 引入振荡器 2,可用于创建刺耳、金属或铃声般的音色。


MIXER


混音器 (MIXER) 模块,把振荡器信号整合并传输到滤波器,也可以通过跳线孔,把外部振荡器信号引入混音器并且替换合成器内部的振荡器。可以调节两个振荡器的旋钮来控制振荡器的音量比例,也包括噪声发生器。把旋钮调整到一点钟的位置时,会带来一点点轻微的失真,旋钮拧到更大时,则会来带更多的失真音色。这不是琴出现了问题,这是Moog的祖传“设计缺陷”特色,可以做出更脏更猛的音色。噪声发生器的用处也很大,可以配合其它模块制作爆炸声,打击声,Hithat音色,或者让音色带有一点呼吸感(比如像风管类乐器笛子等)。


FILTER


下面到了滤波器 (FILTER) 模块,Grandmother 使用的是经典的 -24dB/八度 Moog 低通梯形滤波器,Moog最标志性的模块。

“梯形”一词源于原始滤波器的硬件设计,其晶体管以梯形结构连接。低通表示滤波器选择性地去除音频频谱上半部分的谐波成分,同时允许低频不受影响地通过——这是低通滤波器的本质,也是减法模拟合成的基础。大部分的音色明暗都是由滤波器的频率截止点 (CUTOFF) 完成的,如果再加上调制控制,会使得音色流动起来,极富动感。

在滤波模块中,另一个能改变音色风格的重要参数就是共振 (RESONANCE) ,共振会将滤波器输出的一部分反射回滤波器的输入端,从而在滤波器的频率截止点处产生强调效果。我们可以把截至频率和共振一起微调,感受他们对音色的影响。在某些时候,共振旋钮拧大,会听到类似于激光的那种特效声音,可用于制作科幻电影或者影视特效声。

在Grandmother上,增加共振也会减少整体的音量,这是硬件的局限,不是你的琴坏了哦。Grandmother的滤波器还有个玩法,把共振旋钮开到最大,把CUTOFF旋钮降低到10点钟的位置,会让振荡器开始自震荡,然后切换键盘跟踪 (KBD TRACK) 开关到1:1的位置,这时滤波器就变成了一个可以用键盘弹奏音高的正弦波振荡器,实属一个小彩蛋。

Moog的滤波器这么好,能让我其他合成器用用吗?当然可以,别忘了这是半模块合成器,自由度极高,如果你拥有其他模块合成器,那么直接插入面板上的INPUT跳线孔就好,如果你想把你的乐器比如吉他,那么就把吉他插入琴背面的高阻抗1/4”乐器输入接口,效果也是一样的,不要插错了。


ENVELOPE


包络 (ENVELOPE) 模块比较基础,不过SUSTAIN 被设计成的推子,我是第一次见,不过这样也挺直观的,SUSTAIN参数就是包络线那块的高低嘛。这个模块的TRIGGER IN可以被外部大于1.2V的信号重新触发用来制造循环的动态效果,也可以输出正向和反向的包络。


OUTPUT


输出 (OUTPUT) 模块,把声音汇总后从这里输出声音。输出模块有几个模式可以切换,ENV是包络模式,声音的输出是遵循上一个包络模块的设置。KB RLS键盘释放模式,声音的输出是完全受键盘控制,按下就发声,抬起就没声,不受包络模块控制,像弹奏Lead或者Bass类音色就可以直接切换到这个模式方便演奏。还有DRONE模式,切换后,合成器会持续发声,不会停止,也不受键盘控制,这就很Eurorack了,边出声边调整各项合成参数,声音持续,不断变化,很适合创作合成纹理类音色。

如果你连接了外部乐器输入,也是建议调整到DRONE的。在输出模块下面是个独立的红色模块且只有一个旋钮,还挺醒目的,这是弹簧混响 (SPRING REVERB) ,而且是真的有根弹簧在琴体里,轻拍琴体甚至能感觉到弹簧的震动。MIX旋钮用于控制混响的干湿比例。你甚至可以只用这个弹簧混响,把外部音频信号插入REVERB IN,内部会把VCAB部分和弹簧混响模块断开,外部音频信号直接进入弹簧混响。


MODULATION


到了调制 (MODULATION) 模块了,这是合成器最有意思的地方。Grandmother在调制面板上提供了三个直接可以使用的调制目的地,旋钮可以直接调整他们的调制量,音高 (PITCH AMT) ,截至频率 (CUTOFF AMT) 和脉冲波宽度 (PULSE WIDTH AMT) ,当然能同时调制这三个参数,选择好调制波形,调整各调制量,把键盘左边的调制轮推起来,你就能听到动态变化的音色了。


UTILITIES


Grandmother上,有个特殊的实用工具模块 (UTILITIES) ,它是没有接入声音合成链路里的,只有你去跳线实用它。它包含四口公用跳线接口 (MULT) ,高通滤波器 (HIGH PASS FILTER) 和衰减器 (ATTENUATOR) ,在声音合成里,这个模块可以灵活运用,比如把高通滤波器和滤波模块的低通滤波器组成带通滤波。衰减器用来降低控制信号的强度使得调制参数更精准。


ARP / SEQ


琶音器 (ARP) 和音序器 (SEQ) 模块。重点说一下音序器,Grandmother的步进音序器可以存3组,每组最多可以存256步,这是海量存储了,256步够编段复杂的片段了,足够一通编曲,而且机器断电也能保留,下次开机还能继续调用。琶音器和步进音序器的操作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再赘述。

看一下这个模块的三个跳线孔,GATE OUT :按下键盘上的音符会触发一个门控信号,只要按住该音符,该信号就会通过此插孔发送。KB OUT和KB VEL OUT是用来输出键盘的音高和力度信号。KB VEL OUT只在弹奏或者琶音器模式时输出力度信号,使用音序器时,KB VEL OUT 插孔会输出一个具有快速启动和释放时间的重音包络。

Grandmother这种模拟合成器,适合自己去体会每个旋钮的变化,对音色带来的改变,并且形成自己的记忆。它存不了预设,拿到手就得自食其力去探索音色。不过官网也提供了一些“预设”,你得对着图,去拧对应的旋钮,连接对应的跳线,来“复制”还原这个音色。当然你探索出了喜欢的音色,也可以把旋钮的位置,跳线的连线手动记录在空白面板上(在说明书后面几页,下载打印用笔记录会更有仪式感)。我这里也抛砖引玉提供一个跳线的思路。

我们把调制模块的LFO低频振荡器用作第三个振荡器,调制模块的WAVE OUT接到混音器的NOISE IN,用低频振荡器的振荡器替换掉噪声发生器。目前这个“外来的”振荡器是不受键盘控制的,因此我们把琶音器/音序器模块的KB OUT接入到调制模块的RATE IN,让键盘来控制低频振荡器的音高,但是这时候的音高和另外两个振荡器的音高是有可能对不上的,因此用调制模块中的RATE来调整对齐音高,同时调整混音器的NOISE旋钮来调整声音大小。还有一个小技巧,按住左手控制区中间的HOLD按钮,同时去调整RATE旋钮,可进行微调。



选购建议:

从操作方式和声音特质来说,Grandmother适合音色塑造的用户,或者影视编曲,电子乐编曲等对合成器音色创意要求较高的用户。Grandmother没有预设存储,因此无法快速调取音色,有喜欢的音色还是建议用纸笔记录下来。因此对于现场演出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音色较多的乐队键盘手可能不适合,对于电子风格类型的乐队,或者个人模块合成器演出相对来说更合适一点。

Grandmother有一定的上手门槛,但是半模块的设计倒也不会把合成器新手完全拒之门外,稍做一些功课,还能是能上手的。熟悉合成器工作流程的进阶用户当然更能发挥出这台合成器的很多实力。在半模块化模拟合成器这个细分领域,Grandmother是具有极高性价比的,Moog帮你搭好模块环境,还都是经典模块。如果能把它融入到你已经搭建的EURORACK系统里,那也是可以锦上添花的。


总结: 

这是一台质感超棒的半模块单复音纯模拟合成器,质感超棒不仅在于外观,还在于内在音色。面板直观易懂,跳线功能足够丰富,当前能作为你的模块合成器启蒙,如果你成为合成器老手,它仍然可以成为你模块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心动不如行动,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去购买! 


 

 

文章出处 https://www.cnkeyboard.com/bbs/forum.php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