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解构:久石让谱写的吉卜力之声为何如此动人?
吉卜力工作室(久石让)出品的动画电影配乐常常勾起人的怀旧、回忆思绪,有时甚至令人潸然泪下。观影时,孤独感与融入感,天真与成长,贴地飞行与空中飘浮,平和的情绪与思乡的记忆,或交替或同时地在观众心中翻涌。
这些电影为何能让人忍不住陷入黯然神伤的思乡情绪?
YouTube博主Nahre Sol试着从《千与千寻》《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这些宫崎骏代表作入手,分析吉卜力动画配乐中的主要元素。
节制配乐 进退有度
正如宫崎骏在电影中对人物对白的使用比较谨慎,久石让对电影配乐的编排也比较节制,有时甚至会出现音乐的断档时刻。例如《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有整整5分钟没有任何配乐。配乐的消失使得音乐响起时冲击力加强。无声胜有声,配乐的静音时刻使得电影场景更贴近现实。
“和而不同”
不同的电影音乐主题不同,风格也有区别。但是宫崎骏的电影有着始终如一的共性:真诚/乐观/诗意/怀旧/青春/包罗万象/戏剧般的/伤感,这些都是博主Nahre Sol在观看吉卜力动画时所能联想到的词汇。如何在配乐中实现这些概念?和声、旋律、音效和Foley都有讲究。
久石让
你很难用一个词概括久石让音乐的和声,因为他的音乐体系是兼收并蓄的,受到后浪漫主义、简约主义等流派,爵士乐、民谣、电子、实验、人声流行等曲风,德国、俄国、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各个国家音乐的影响。
旋律方面,他将紧张感与松弛感达成了美妙得近乎诡异的平衡,极具和声张力,有时线条感与方向感明确,有时又似乎自由得毫无拘束。
另外,久石让的配乐空间感十足,这可能受到了源于日本建筑文化中的「Ma」这一理念的影响,给予适当的留白,让电影也带有呼吸感。吉卜力动画中的音效和Foley真实、贴近自然,久石让的和弦编排中也存在着很多小细节...视频中只是Nahre Sol发现的元素,或许还有更多技巧、心思的运用。正是所有画面、剧情相关的元素组合,才成就了观看者的欣赏体验。
视频的结尾部分,Nahre Sol运用自己挖掘到的技巧编写了一小段吉卜力风格的配乐作品,记得看到最后观赏,你会为她的作品打几分呢?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