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移动音乐制作:M-VAVE 移动创作新生态之 SMC 系列控制器篇

UE Pro 30 周年庆典:四款旗舰私人定制入耳耳机限时七折,限时抢购

录音棚的协作中枢:Wolff Audio COLLABORATOR 四路耳放评测

移动创作新生态:M-VAVE 蓝牙口袋工作站 SMK 系列 MIDI 键盘 + 合成器评测

MAX-HD 话放与 192kHz 高解析性能:PreSonus Quantum ES2/ ES4 音频接口评测

掌控移动音乐制作:M-VAVE 移动创作新生态之 SMC 系列控制器篇

游君屹 添加于 15 小时前 ·

分享到微信

暂无评论
M-VAVE是一个专注于高性价比专业音频硬件的中国新锐品牌,以“功能集成+高性价比”为核心策略,主打移动音乐创作与极简工作流解决方案。本次评测的产品均来自其MIDI系列的键盘和控制器。

MIDI系列包含七款产品,其中3款为控制器,型号分别为SMC-MIXER、SMC-PAD 、SMC-PAD POCKET。三款之中,仅SMC-MIXER为通道控制器,其余两款均为打击垫控制器。 


三款控制器均可采用有线,或无线蓝牙方式进行信号传输(蓝牙连接介绍请参考《M-VAVE移动创作新生态之MIDI键盘篇》)。SMC-PAD POCKET是一款纯打击垫控制器,支持打击乐触发及MIDI信息发送,具有力度和触后响应。SMC-MIXER和SMC-PAD均配有无限旋钮、按键或打击垫,可以作为专用控制器,也可自定义分配控制或MIDI学习。三款控制器尺寸小巧,适用于移动无线控制。


设备外观、构建质量、附件与扩展性 

外观上,三款控制器仍采用轻薄式设计。塑料机身,配备RGB背光打击垫,是所有便携式控制器的共识。它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重,轻便且实用。 

SMC-MIXER是一款通道控制器,可以兼容主流DAW。其外观参照了DAW调音台的轨道布局,在通道控制上最为得心应手。 


如图,整机提供8个通道(可切换通道组),控件布局与DAW调音台对应,默认旋钮控制声像、推子控制通道音量,推子右侧按钮用于静音/独奏/录音预备,以及通道选择。最下方为“全局控制”区域,提供播放/录音/暂停,以及轨道选择等项目。 

机身和所有控件均为塑料材质,整体轻盈便携,尺寸为256*122*40mm。机身背板为接口区域,提供USB C数据传输端口以及电源开关。内置锂电,有线连接时可边充电边使用。 


做工方面令人满意,无论细节还是结实程度均无可挑剔。带背光软橡胶按键,按下时手感扎实。推子和旋钮手感顺滑,控制精度较高。下图从不同角度显示了SMC-MIXER控件的细节。 


SMC-PAD是一款结合了打击垫和控制功能的“打击垫控制器”,与PreSonus ATOM 属于同一类产品。功能上具备压力感应垫,可响应力度和触后,同时与旋钮共同构成控制部件(通过模式切换赋予打击垫控制功能),RGB背光反馈提供视觉化轨道管理。 


面板布局上,SMC-PAD同样提供8个旋钮,以及播放/录音/暂停,轨道选择等“全局控制”。且打击垫尺寸更大。背板为接口区域,提供电源开关、USB C数据传输接口,以及3.5mm MIDI输出口,见下图。 


SMC-PAD整机尺寸为227*147*38mm,比SMC-MIXER略宽,但长度有所减少。功能上来看,它同样具备通道控制(通过切换控制器库实现)、MIDI数据发送,以及MIDI学习功能。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更多是被用于打击乐实时输入或机架控制。 

SMC-PAD POCKET最为小巧,该特征从型号命名上已经体现无疑。从功能上来看,它与我们熟悉的launchpad还是有区别的。作为一款口袋打击垫,其体积和打击垫数量有所限制,适用于节奏输入,或用于触发MIDI信息。见下图。 


当用于功能控制时,它同样可以制定控制器类型,但需要借助软件才能实现。而且,该机型仅配备了打击垫,即使用于MIDI信息触发,也只限于开关类型的MIDI CC,不适用连续取值的控制器。从实际应用来看,它最多还是用于节奏输入。接口方面也非常简单,仅提供一个USB C数据传输口。 

整机尺寸(105*105*16mm)来说,确实非常轻薄便携,说口袋设备也名副其实。见下图。 


构建质量上,后两款打击垫控制器与SMC-MIXER相当,毕竟他们同属一个系列,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就打击垫品质来看,手感上偏硬,打击垫中心部分触发灵敏度最高。


技术参数与控制功能


SMC-MIXER

三款控制器里,SMC-MIXER从控制布局和操作直观性来说都是所见即所得的,它与DAW调音台完全一致,默认控制对象也和DAW功能对应,因此无需控制模板,可以做到即插即用。 


上图为SMC-MIXER连接到Abletonlive时,控制界面端口设置截图。如图,正确选择端口之后,SMC-MIXER即可正常使用。 

“全局控制”工具条同样对应了固定的功能,操作上同样具备直观性。如下图所示。 


从左至右分别为:播放、暂停、录音、快退、快进、轨道组前后切换、轨道方向导航。每一个按钮与DAW相应功能都是对应的,直接使用即可。其中,“轨道组前后切换”是一个复合功能键,配合“Shift”键可以用于在“DAW模式”和“用户模式”之间切换。例如,使用默认的“DAW模式”控制轨道混合,在“用户模式”中使用MIDI学习功能控制效果插件。在两个模式中切换,可以完成混音过程。 

作为视觉反馈,每个通道推子上方均配备了LED灯,用于提示实体推子与DAW推子的相对位置。当两者音量不一致时,DAW端不能受到控制,此时LED灯呈闪烁状态。只有两者音量一致时,DAW端才能响应控制,此时LED灯熄灭。 

在应对8个以上轨道时,可以借助“轨道组前后切换”来切换。例如,SMC-MIXER最多可以控制1-8条轨道。超过这个数目时,可以切换轨道组,将实体控件映射到9-16轨。更多轨道切换方式,依次类推。

SMC-PAD

该“打击垫控制器”结合了打击垫和控制两种功能,其界面布局不具备通用性,因此操作上相比SMC-MIXER略微复杂。 


上图为SMC-PAD连接到Abletonlive时,控制界面端口设置截图。与之前情况一样,正确选择端口之后,SMC-PAD即可正常使用。 

默认状态下,打击垫处于“演奏预设”状态,此时可以将打击垫用于节奏输入。下图显示了SMC-PAD在Ablietolive 里实时触发505 Core鼓组的截图。 


当按住Shift+PAD 2时,可以切换到“DAW预设”模式。该模式用于控制通道(可理解为调音台模式)。例如,通道选择、通道音量等基本通道操作。下图显示了“DAW预设”模式下,使用打击垫选择通道的实时截图。该模式下,SMC-PAD的旋钮可用于控制通道音量。 


需要注意的是,上图所示的情况下,只能用1-4号打击垫选择前4个通道。上图中有8条通道,如果需要选择后4组,那么需要将“PAD BANK”打开,切换到第二组打击垫,此时,再次按下1-4号打击垫,其选择目标才能对应到后4组通道。在实际应用中,通道的数量超过8个,可以使用“<”或“>”键切换通道组。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DAW预设”模式。首先,它不是所谓了控制模板。一般针对控制器所提供的“控制模板”是为某个DAW专门定制的一整套控制文件。而M-VAVE控制器所提供的“DAW预设”只限于通道基本操作的设置。 

关于演奏的其它设置:Shift+PAD 9-12,用于调整打击垫力度曲线,PAD 9力度最弱,PAD 12力度最强;Shift+PAD 13-14,用于单独上移或下移打击垫的音符。该操作从文字上不易理解,实际操作效果见下图所示。 


如图,Ablietolive  505 Core鼓组默认的前三个乐器排列为Bassdrum、Sanre、Sanre,打击垫上对应的位置也是默认鼓组排列,呈粉红色显示。当进行了单独上移操作后,原本的鼓组排列被上移,在打击垫上的位置仍以粉红色显示。而上移后留出的位置没有乐器,以黄色显示,此时触发黄色打击垫也是没有声音的。同样类型的操作还有Shift+PAD 15-16,用于打击垫八度范围内上移或下移。

SMC-PAD POCKET

该控制器仅配备了打击垫,因此所有功能分配要依靠MIDI Suite软件完成。“MIDI Suite”是用于M-VAVE MIDI系列产品的通用设置软件,在评测MIDI键盘时也介绍过。下图显示了SMC-PAD POCKET连接到软件后的设置界面。 


如图,可以独立设置每一个打击垫的工作模式、控制类型、通道、力度等演奏参数,视觉方面可以设置打击垫颜色、背光亮度等。SMC-PAD POCKET虽然体积小,但功能上没有妥协。其打击垫仍然支持力度和触后响应。同样可用于MIDI CC 发送,以及通过MIDI学习功能用于自定义控制。但是,由于它仅配备了打击垫,自定义功能也仅限于开关类型的参数控制,而不能用于连续发送的数据类型。


使用体验 

SMC-MIXER连接之后即可使用。我认为最方便的是LED指示功能,见下图。 


初始状态下,硬件推子和软件推子的位置不一致,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电平存在差异,此时SMC-MIXER会将检测结果以LED闪烁形式提醒。只有两者电平调整一致后,LED灯才熄灭。这是一个很好的视觉提示功能,非常实用,也是很多同类MIDI控制器所没有的功能。 

轨道控制上非常直接,与操作DWA软件一样便捷。如下图所示。 


所有的控件都是专用的,其布局也和DAW软件一致。使用时无需功能切换,方便快速控制通道。上图分别显示了轨道静音(图左),以及通道选择(图右)操作。 

该控制器具有很强的专用属性,适用于混音或现场调音。借助模式切换(Shift+轨道左右键)可以在“DAW模式”和“用户模式”之间切换。两者搭配,可以完成混音中轨道控制(还可以借助上下左右方向键导航),以及效果插件的控制。当用于现场演出,这两种模式依然可以发挥其功效。 

相对而言,SMC-PAD操作略显复杂,但熟悉以后也能做到快速操作。功能方面之前做过介绍,这里着重介绍演奏方面的体验。 

SMC-PAD也提供模式切换。Shift+PAD 1是演奏模式,也就是常见的使用打击垫演奏打击乐(见下图所示)。Shift+PAD 2为DAW预设模式,该模式下可以使用打击垫和旋钮对轨道进行控制。Shift+PAD 3-16允许用户自定义模式,具体可以在MIDI Suite软件中完成。 


另一个功能是我最喜欢的,确切地说它是广泛用于电子乐的处理效果-- Glitch。它是赛博朋克艺术风格的核心元素之一,被称为“故障艺术(Glitch Art)”。其声音是一种类似于软硬件故障引起的卡顿效果,是一种先锋艺术表现形式。 

SMC-PAD提供了一个名为“Note Repeat”的功能键,使用它配合节奏速率(Rate)、摇摆(Swing)等参数,可以创造出音符卡顿的效果。使用该效果很简单,仅需按下“Note Repeat”键的同时,触发所需的打击乐器即可。见下图所示。 


这里有两种方式去修改演奏数据。一是“Note Repeat+对应打击垫”。例如Note Repeat+PAD 1-8可调整速率;Note Repeat+PAD 9-13可调整摇摆量。二是“Note Repeat+专用旋钮”来控制。专用旋钮见下图。 


演奏过程中若想松开手保持Note Repeat效果,可以激活Latch。它可以在释放打击垫后仍保持音符演奏的效果。同时还提供Sync(同步)功能,用于DAW与控制器同步,Tap Tempo功能用于手动调整Note Repeat节奏的速率。 

可以看得出,SMC-PAD是一款兼具控制功能的打击垫,其重心偏向于打击垫演奏方面,尤其在电子乐方面实用性较强。这一特征延续到了SMC-PAD POCKET,首先在预设方面,它依然支持“DAW模式”和“用户模式”之间切换。但由于没有功能键,模式切换无法实时进行,只能通过“按下预设打击垫的同时开机”这种方式实现。例如,按下PAD 1的同时开机,此时将进入Abletonlive的鼓机架(Drum Rack)模式,打击垫所对应的是鼓机架的默认乐器位置。见下图所示。 


打击垫功能分配上,它只能借助MIDI Suite软件完成,但功能类型上绝无缺失。例如,Note Repeat效果,包括速率、摇摆、节拍、同步等指定,以及MIDI CC 自定义、MIDI学习等功能。同时,该打击垫同样支持力度和触后响应,可调整力度曲线、分配通道、指定背光颜色等等。是一款专注于打击垫功能扩展的迷你型产品。


结论 

三款控制器均为紧凑轻量化设计,内置电池供电,摆脱电源线束缚,适合移动创作。无线MIDI输出是其核心优势,通过蓝牙连接设备,减少线材干扰。与主流DAW(如Ableton Live、Logic Pro等)兼容,SMC-PAD和SMC-PAD POCKET可选预设。所有控制器均支持MIDI学习功能,并可通过软件独立分配MIDI CC,适配个性化工作流或MIDI指令发送。


SMC-MIXER优势:

  • 支持参数精细调节(如混音EQ、效果器参数),可完全自定义映射;
  • 带LED指示灯,实时反馈参数位置,提升盲操准确性;
  • 旋钮阻尼感适中,适合快速调节;


SMC-MIXER推荐使用场景和适用人群:

  • 移动制作人:电池供电+无线设计,搭配笔记本/平板户外创作;
  • 混音初学者:直观的推子+旋钮布局,便于理解通道控制逻辑;
  • 现场演出:紧凑体积适合放入背包,快速调节DAW参数;


SMC-PAD优势:

  • 独立按键一键激活“音符重复(Note Repeat)”,支持1/4至1/32t速率切换,可通过旋钮实时调节摇摆(Swing)与同步(Sync)参数;
  • Latch模式实现释放后持续循环,适合电子乐节奏构建;
  • Pad Bank与Knob Bank键可切换第二组打击垫/旋钮配置,扩展至32个虚拟控制单元;
  • 硅胶打击垫回弹迅速,力度响应分层明显(轻触-中强-重击区分清晰);


SMC-PAD不足:

RGB灯光模式、旋钮信号类型等高级设置需依赖专用软件,缺乏硬件直接配置选项; 


SMC-PAD推荐使用场景和适用人群:

  • 现场表演:蓝牙无线连接+音符重复功能,实时触发Loop与效果变化;
  • 移动编曲:轻量化设计搭配iPad,旅途中快速构思节奏框架;
  • 电子乐制作:触后与力度感应支持动态表现力强的鼓组编程;


SMC-PAD POCKET 优势:

  • 便携性强,适合旅行或现场即兴;
  • 性价比高,适合入门级制作人或手指鼓爱好者;
  • 可自定义Pad映射,灵活性高;


SMC-PAD POCKET 局限性:

  • 无屏幕或高级控制旋钮,依赖电脑/手机软件;
  • Pad面积较小,快速连打可能误触;


SMC-PAD POCKET 推荐人群:

预算有限、需要便携MIDI控制器的初学者或移动制作人

文章出处 https://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暂无评论